圖:都發局在規劃、審議及實踐作法及成果(圖/高雄市政府)
地方中心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與碳中和目標,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積極響應《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從規劃制度、審議機制與實作培訓三大面向,全方位推動城市淨零轉型。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期望透過都市空間治理手段,建構具韌性與永續性的城鄉發展模式,實踐「淨零高雄」願景。
在「規劃檢討」層面,都市計畫與國土利用設計將全面導入減碳理念。例如新開發區將要求增加碳匯設計,產業園區需整合綠能與綠建築元素,並透過基地退縮、增設開放空間及綠地比例等方式,落實空間減碳規範。
「審議引導」方面,都市設計審議與都更案核准流程納入綠色基盤設施指標,如特貿三公辦都更案與亞洲新灣區智慧公宅案,明定綠覆率高於法定空地面積75%,同時鼓勵屋頂綠化、低碳運輸模式及申請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章。
在「學習及實踐」方面,都市發展局已將旗糖農創園區及橫山共創基地作為示範試驗場域,實踐水資源回收、碳匯綠化與太陽能設施應用等具體行動,提升淨零治理能量。此外,目前已有24位同仁取得包括ISO 14067產品碳足跡、ISO 14064-1溫室氣體查證員、ISO 14068-1碳中和及ESG永續報告書撰寫等證照,並舉辦20場次專家講習與對話論壇,總計逾400人次參與,強化跨部門知識交流。
都發局表示,將持續深化三大策略架構,優化都市空間與產業發展的碳管理設計,為市民營造更宜居、環保與韌性的生活環境,邁向永續淨零城市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