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賴清德總統率隊至嘉義縣與吳郭魚、鱸魚等養殖產業進行座談(圖/農業部)
政治中心
面對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總統賴清德(4月18日)率領行政與農業高層團隊,前進嘉義縣展開「產業傾聽之旅」,聚焦鱸魚、吳郭魚等養殖漁業,廣邀地方政府、漁會、養殖協會及百大青農代表出席座談,掌握第一線產業需求,展現政府協助產業因應外銷衝擊的行動力。
此次座談由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行政院龔明鑫秘書長、農業部黃昭欽次長及農業部團隊共同出席。賴總統指出,自4月3日美國宣布關稅新政後,政府迅速啟動「9大面向、20項措施、880億元」整體支持方案,並同步提出農漁業三大方向、六大措施,包含爭取關稅降低、加碼金融支持與中長期產業轉型策略,協助業者維穩美國及全球市場布局。
總統強調,「農業、漁業是臺灣的起家業,政府決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作為談判籌碼」,他以農業部水試所成功育成人工土魠魚種魚為例,強調台灣養殖技術已具前瞻性,應強化內外銷通路與加工升級,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農業部補充,針對輸美漁產品供應鏈,將從生產端、加工端與通路端三大面向提供支持,包括提供融資協助、穩定池邊價格、開拓市場、提升設備與防堵洗產地風險,保障業者永續發展。此外,設立的0800-528-989農業部諮詢專線自4月8日啟用,搭配「關稅影響通報平台」即時掌握市場變化,提供業者即時協助。
面對漁業界關注的訂單流失、成本增加、內銷市場拓展與稅務改革等問題,賴總統逐一聆聽回應,承諾「政府做後盾、與產業同行」,呼籲業界把危機視為轉機,重塑台灣養殖漁業的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