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委會
地方中心
海洋不僅是台灣的地理邊界,更是文化記憶與生活想像的重要源泉。海洋委員會攜手臺南市政府,透過「與鯤共遊-台江內海偶戲共創計畫」,以藝術為媒,召喚全民回望歷史海岸,共創當代海洋童話。記者會今(4月8日)於台江文化中心舉行,預告本週六(4月12日)將舉行的「台江文化季」開幕盛會,邀請大小朋友一同參與「江海頌歌」大遊行及《台江保衛戰》偶戲演出。
本次計畫為海洋委員會「復振航海文化力」政策主軸之一,透過地方共創方式,結合海洋藝文與社區參與,重現大航海時代台江作為臺灣海洋門戶的重要歷史角色。由日本國際偶戲大師沢則行(Nori Sawa)與無獨有偶劇團攜手台江社區居民、學校師生共同打造象徵守護與再生的「鯤」偶,共同演繹台江新海洋傳說。
活動亮點之一的「江海頌歌」將於4月12日下午4時舉行大規模遊行,從海尾朝皇宮一路巡遊至台江文化中心;開幕劇碼《台江保衛戰》則透過偶戲形式訴說一位少年與傳說中海洋守護者合作對抗外敵的故事,融入當地濕地文化與生態意識。
臺南市政府自112年與無獨有偶劇團合作三年計畫,今年更邀請沢則行大師深度參與創作,強化國際藝文交流。同時,台江地區居民與學子參與過程中也深化對地方海洋文化與歷史記憶的認同與傳承。
海洋委員會主任秘書劉國列表示,透過與地方政府攜手,以藝文與文化為媒介推動「海洋文化思維主流化」,期盼全民都能從「心」親近海洋,成為真正的海洋子民。未來將持續擴大「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整合公私資源,鼓勵更多地方投入海洋文化再生,為臺灣向海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本次活動也強調,台江文化季不僅是藝文盛會,更是文化、教育與社區共創的實踐現場。透過融合偶戲、傳說與地方歷史,創造出屬於臺灣的當代海洋敘事,展現文化自信與地方創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