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政會議中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進行專題演講,談論有關美國關稅對台影響。(圖/高雄市政府)
地方中心
高雄市政府為因應產業發展用水需求並提升水資源韌性,積極推動再生水與海水淡化計畫。市長陳其邁今(8)日在市政會議中強調,將持續穩定推進再生水基礎建設,包括鳳山、臨海、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以確保供應楠梓產業園區及其他工業區所需用水,強化產業設廠誘因,助力高雄轉型成為高科技重鎮。
目前南高雄的鳳山與臨海再生水廠每日供應達8.3萬噸,供應臨海工業區使用;位於北高雄的橋頭與楠梓再生水廠也積極施工中。市府規劃橋頭廠將於115年開始供水,而楠梓再生水廠已正式開工,陳其邁要求水利局掌握進度與施工安全,確保如期如質完工。此外,針對白埔等區域可能新增的水資源需求,將視產業進駐狀況滾動檢討海水淡化產能與時程。
陳其邁指出,再生水是高雄邁向淨零碳排及綠色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不僅可穩定供應產業高品質用水,也有助於推動民間投資與創造產業鏈附加價值。他也指示水利局與國土管理署及水利署密切協調,掌握產業用水計畫辦理情形,及早布局未來水資源調度。
水利局則補充,藉由污水處理廠回收放流水製成再生水供應產業,可創造新興水源系統,降低對天然水源依賴,同時也鼓勵廠商導入永續製程。市府除整備北高雄水資源,也同步進行整體供水網路的強化與調度優化。
此外,市政會議也特別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進行專題演講,解析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可能產生的衝擊,作為市府產業政策參考依據。陳其邁並感謝市府各機關於清明連假期間,在掃墓交通疏導與兒童節活動安排方面全力投入,獲得市民廣泛肯定。